螺旋固定,无线心动 ——台州首例新型主动螺旋固定式无导线起搏器在台肿植入成功
时间:2025-05-07点击数:22次作者:程妮娜 林斌 郭锦丽
近日,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台州市肿瘤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完成台州首例新型主动型螺旋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此次手术标志着台州院区心血管内科在心脏起搏器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更微创、更安全、更精准的“心”选择。
精准施治,破解复杂难题
73岁的谢阿公20年前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并一直在台州院区进行治疗。11年前曾突发晕厥,但未引起重视;5天前因“头晕黑矇”收治入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其平均心率仅49次/分,最慢36次/分,并伴有头晕、黑矇、乏力等症状,确诊为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患者合并肺恶性肿瘤(双重原发癌放化疗后),传统有导线起搏器植入面临抗凝治疗出血风险高、感染概率大、导线可能断裂等难题。经心血管内科林斌主任团队综合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AVElR新型主动型旋式螺旋式无导线起搏器,以最小创伤化解“心跳危机”。
无导线、可回收,开启“微创心时代”
本次应用AVElR新型主动型螺旋式无导线起搏器2024年6月获批在中国境内开始应用于临床,具备多项突破性技术优势:
1、微创植入
仅通过右侧大腿根部股静脉穿刺像平时打静脉针一样即可完成,创口小(仅8毫米)、恢复很快,整个手术时间30~40分钟,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可出院。
2、主动固定设计
采用主动螺旋式固定技术,降低心肌损伤风险,提升起搏稳定性。
3、抗凝更安全
对需长期抗凝治疗的肿瘤患者,显著减少出血并发症。
4、可回收升级
配备专用回收导管,未来如需更换升级,也可安全取出,为患者预留更多治疗选择。
5、长效续航
预计电池耗衰时间达15年以上,减少频繁手术更换起搏器负担。
谢阿公这次手术全程仅用了40分钟,术后心率即刻恢复至正常范围,头晕症状缓解,目前已康复出院。
创新技术,赋能复杂病例
“新型主动型螺旋固定式无导线起搏器是缓慢型心律失常治疗划时代革命。”台州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林斌表示,传统有导线起搏器需在胸前左锁骨下皮肤处进行局部麻醉,开刀切下皮肤和肌肉制作囊袋并植入导线到心脏,但对合并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肺气肿、高龄、瘦小、体弱、畸形患者手术有较大风险。而主动型螺旋式无导线起搏器通过穿刺股静脉,用导管直达心脏把起搏器直接用螺旋固定方式拧在右心室室间隔的心肌上,更加微创,既避免了导线相关并发症,又降低感染、出血等多个并发症。此次主动型螺旋式无导线起搏器手术成功,体现了台州院区多学科协作(MDT)与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硬核实力。
心跳无小事,微创护心康。台州院区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为台州及周边地区百姓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编辑:郑昕
审核:程妮娜 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