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汇力基层间,共谱肿瘤康复新乐章
时间:2025-04-30点击数:51次作者:文/李岩 宋茜 图/郑昕
4月25—26日,正值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2025年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妇科恶性肿瘤整合康复在基层医院应用》学习班暨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委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基层行活动(台州站)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台州市肿瘤医院)举行。
会议汇聚省内及市内众多权威专家,围绕妇科恶性肿瘤整合康复展开深入研讨,为基层诊疗水平提升注入新动力。
大会在台州院区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恩雨及浙江省肿瘤医院于爱军教授的开场致辞中拉开帷幕。
王恩雨热情地向参会专家及同仁介绍了台州院区在肿瘤诊断、精准诊疗、智能医学、健康管理等重大疾病方面的诊疗及防控工作,并强调在肿瘤防治中,康复环节同样关键。于爱军则指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进展虽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但治疗相关损伤或后遗症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冲击,因此肿瘤康复在诊治全程中越发重要,必须贯穿治疗始终。
理论与实践并重,专家授课精彩纷呈
会议特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就新出版《妇科恶性肿瘤整合康复中国专家共识》线上进行开篇解读。他指出,妇科肿瘤整合康复需基于患者个体特征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康复疗法,以此持续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本次会议聚焦“整合康复”这一前沿理念,围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全周期管理,全面涵盖临床诊疗、围术期康复、放化疗康复、免疫治疗后康复、营养支持、中医康复等多维度内容。专家们结合临床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讲授专业知识;学员们在案例研讨、互动答疑环节积极提问、深入交流,思想碰撞频繁。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实践探究,到康复方案个性化制定的经验分享,每一场讲座、每一次讨论,均为妇科肿瘤康复领域的知识迭代与技术革新注入动力。
与传统学术会议聚焦专家学者理论实践交流的模式不同,本次妇科肿瘤学术会议大胆创新,突破学科壁垒,开创性地增设“医患交融”特色板块。会议不仅邀请行业权威专家围绕麻醉快速康复、中医康复、淋巴水肿预防等展开学术探讨,更搭建起医患深度对话的桥梁——通过开设康复课堂、医患座谈、案例分享等多元化形式,邀请在台州院区进行诊疗的妇科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现场参与。专家们将晦涩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患者则以真实经历分享抗癌心路与就医经验,双向互动打破信息壁垒,真正实现学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让医学温度在知识传递中温暖绽放。
肿瘤康复理念下沉基层,意义深远
项目负责人、台州院区妇瘤科主任宋茜总结强调,医学之路,学无止境。妇科恶性肿瘤的整合康复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人文关怀的践行,需以持续学习的热忱、多学科融合的智慧,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医疗服务,并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提升妇科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康复水平。肿瘤康复理念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实现全程化医疗服务的关键一环。基层医院作为患者康复管理的前沿阵地,掌握整合康复理念与技术,能够让患者在“家门口”获得规范、全程的康复指导,减轻就医负担,提升治疗效果。本次会议响应了“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的主题,学术活动中专家们的经验分享与指导,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搭建起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有助于推动妇科恶性肿瘤整合康复在基层的落地实践,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祉。
此次会议由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主办,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委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妇科肿瘤专委会、温岭市肿瘤妇科学重点学科协办。
编辑:郑昕
审核:程妮娜 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