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专辑】过一个特别的520

时间:2024-08-21点击数:517次作者:305病区 周颂

2024年5月20日那个平凡却又充满温情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医院的走廊上,给这个充满消毒水味的空间带来了一抹不同寻常的暖意。我,作为内科护士长,像往常一样,踏着轻快的步伐,开始了每日的病房巡查工作。这不仅是一份职责,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让我有机会走进每一位患者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13时30分,当我步入那条熟悉的走廊,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58号病床上。那里,本应躺着的是一位等待康复的患者,但此刻,却是一位身形瘦小、面容憔悴的阿婆侧卧在那里。她的衣着并不属于医院的病员服,手腕上也没有标识身份的腕带,这一幕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可能是一位误入了病房的家属,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疑惑:为何她会选择在这里休息?

正当我准备上前询问时,科里的一位年轻护士匆匆走来,她轻轻地将我拉到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与不安,“护士长,这位阿婆是42床的家属,58床的患者刚出去做检查了。她可能是认错了床位,而且耳朵不太好,沟通起来很困难,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护士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担忧,我立刻明白了她的顾虑——担心58床的患者回来后看到这一幕会引发误会和冲突。

面对这样的情境,我没有丝毫犹豫,决定亲自上前处理。我来到阿婆身边,尽量用温柔而清晰的声音询问她的情况,正如护士所说,阿婆的听力确实很差,对于我的话语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她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仿佛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迷失了方向。我试图通过肢体语言来安抚她的情绪,但效果并不明显。就在这时,一个更加温和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她是我老伴,她耳朵不好使,你别见怪。”随着声音的传来,一位身材瘦小、头发斑白的男患者缓缓步入病房,他便是42床的谢先生。他左耳上戴着助听器,步伐虽缓却坚定有力,脸上挂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从容。我立即向他说明了情况,并表达了对阿婆占用他人床位的担忧。谢先生听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歉意的笑容:“真是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她最近照顾我没休息好,可能看这里空着想躺着休息一会。”

我趁机与谢先生攀谈起来,试图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在交谈中,得知两人都是低保户,没有儿女,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他们相依为命,靠着捡拾废品维持生计,生活虽然清苦,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却异常深厚。谢先生深情地讲述着他们共同走过的岁月,从年轻时的相濡以沫到如今的相互扶持,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温馨与感动。他说,老伴先天智力上就有些缺陷,但心地善良,对他更是全心全意。尽管老伴身体多病,但只要有他在身边,她就觉得安心。

听着谢先生的讲述,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样纯粹而真挚的爱情显得尤为珍贵。我开始更加仔细、用心地观察阿婆,发现她的眼中始终含着泪光,那是一种无声的诉说,是对生活的无奈与坚持。我试图再次与她沟通,询问她是否哪里不舒服,但得到的仍然是沉默。她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关怀,更是心灵上的慰藉与理解。

于是,我与谢先生商量着给阿婆进行一次简单的身体检查,以确保她的健康状况。谢先生听后立刻表示同意,并感激地看着我。在得到允许后,我拿出血压计和血糖仪,开始为阿婆进行测量。起初,她显得有些抗拒和不安,当我用温和而坚定的眼神鼓励她时,她开始配合起来。随着测量的进行,阿婆的身体逐渐放松下来,她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份信任与依赖。

当我把测量结果告诉她一切都正常时,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她心中的阴霾被温暖的阳光驱散开来。阿婆竟然开口和我说话了:“我摔倒了……我疼……”虽然声音含糊不清,但我却清晰地感受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谢先生在一旁补充道:“那是在家的时候不小心摔的,她一直不肯说。”我轻轻握住阿婆的手,告诉她不用担心,我们会照顾好她的。

随后,我轻轻地扶起了阿婆,让她在谢先生的搀扶下回到了42床的房间。在离开之前,我再次叮嘱谢先生要时刻关注阿婆的身体状况,有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告诉我。他感激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叙事医学的真谛——它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手段,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

回到办公室后,我陷入了沉思。回想起今天发生的一切,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信念与使命。我们不仅要治疗患者身体上的疾病,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很多时候,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关切的话语、一次耐心地倾听就能让患者感受到无尽的关怀与温暖。而这正是叙事医学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持这种信念与使命投身于护理工作之中。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每一位患者的故事、真心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尽心去关爱他们的身体,我们就能够成为他们最坚实的依靠与最温暖的港湾。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医护人员,能够关注到叙事医学的重要性,将其融入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去,让医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技术与药物,更是充满温情与关怀的人文艺术。

 编辑:颜灵佳   校对:陈辉军  审核:王文荷  终审:尤国美 吴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