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系列1】守护生命之光
时间:2024-08-21点击数:657次作者:文/程妮娜 图/郑昕
8月19日是第七届中国医师节。8月16日,在温岭市卫生健康局举办的“杏林放歌、情暖岭上”温岭市庆祝2024年中国医师节晚会上,温岭市人大副主任戴美忠、政协副主席颜惠珍及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永波分别为台州市肿瘤医院医共体荣获“2024最美医生”称号的应荣彪、林姬(新河分院),“首届温岭市基层名中医”陈玲珑(滨海分院)、潘骅后(城北分院)颁奖。
应荣彪:深耕医疗,医者仁心
应荣彪,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台州市肿瘤医院)胃肠疾病诊治中心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1993年7月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台州市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浙江省数理医学会盆腔整合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盆腔肿瘤MTD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肿瘤微创外科联盟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术精临床 筛查筑防
应荣彪自1993年起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后专注于肿瘤外科,尤其在胃肠肿瘤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他发现温岭及周边地区胃肠肿瘤发病率高、中晚期比例大,且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结直肠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为此,他与团队自2012年起开展大肠癌筛查,至今已覆盖全市数十万人群,有效发现并干预了大量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病例。同时,他积极推进胃肠肿瘤腹腔镜手术与快速康复理念,显著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及医疗费用。
为提高进展期及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应荣彪自2012年起常规开展胃肠肿瘤多学科讨论,并成立MDT团队,其团队在2023年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MDT专委会年会大肠癌专场菁英赛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大量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随访中,他发现盆腔局部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于2022年成立温岭市医学会盆腔肿瘤MDT学组及浙江省数理医学会盆腔肿瘤MDT专委会温岭工作站,为温岭市各家医疗单位提供学习及学术平台,也为温岭市的盆腔肿瘤患者提供创新的治疗手段。
仁心仁术 追求卓绝
2017年,应荣彪推动胃肠肿瘤外科独立成科,专注于胃肠肿瘤学科发展。他带领的团队年均开展大量结直肠癌与胃癌手术,技术精湛,服务优质。面对疑难杂症,他勇于挑战,多次成功救治危重患者,展现出高超的医术与强烈的责任心。近三年来,台州院区胃肠疾病诊治中心年均开展结直肠癌手术180台左右,胃癌手术40台左右,同时承担医院各外科科室及温岭市及周边地区部分医院的手术临时会诊任务。
“外科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过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爱心。”这是他经常说的,面对一些疑难杂症也不惧挑战。2021年9月11日,科室收治了一位孙姓患者。该患者于9月2日在浙江某省级医院接受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盆腔肿块切除术”,术后7天返回台州。9月11日,患者出现腹痛及发热症状,遂来台州院区胃肠外科就诊。住院后,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经科室讨论,考虑患者为肠吻合口瘘伴腹腔感染,手术难度及风险极高。为避免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应荣彪团队深夜紧急施行手术,并在护理团队紧密配合下,患者最终顺利出院。2022年6月,他收治了一位腹腔巨大肿瘤患者,曾于多家医院就诊,均因“肿瘤巨大、手术风险高”婉拒。患者经多方打听最终来到台州院区,应荣彪在门诊询问病史并查看病历资料后,认为肿瘤存在完整切除的可能,并在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方面评估及精准影像学评估,确定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器官的关系。在应荣彪及其团队通力合作下,历经2个多小时的努力,为患者摘除了这个大小34x23x16cm、重达6斤的肿瘤。
科研筑梦 学科扬帆
作为温岭市肿瘤学重点学科群带头人与名医工作室领衔人,应荣彪深知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展科研,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并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国内I级核心期刊2篇,获台州市第四届自然科学学术三等奖及温岭市2016-2017年度自然科学学术一等奖。同时,他积极推广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理念,主办继续教育培训班,致力于提升基层医院筛查质量与早期肿瘤治愈率。
2023年,在应荣彪的推动下,台州院区在省内率先整合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消化道肿瘤早筛团队、胃肠肿瘤MDT团队等,组建胃肠疾病诊治中心,为病患提供胃肠疾病的全周期诊疗服务,解决了群众反复就诊、多次转诊等就医困难。
医者,应以仁慈为本,恻隐为怀,解除患者疾苦为乐。从医31年来,应荣彪始终坚守医者初心。他的贡献得到广泛认可,并荣获2023年度台州市卫生健康工作突出贡献个人称号。他常说:“作为一名医生,要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要让患者感觉到可亲,不要让患者感觉到有距离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为无数患者带来生命的曙光。
林姬:肩负使命,点亮生命之光
林姬,台州市肿瘤医院医共体新河分院(新河镇卫生院)全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慢性病治疗和管理。2015年、2017-2020年获得5次温岭市“百佳医生”称号。
心系患者 护航健康
20多年来,林姬一直立足服务于基层,坚守工作第一线,心系患者,恪尽职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贴心的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她用爱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让患者感受到了温暖与光明。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二十多年来,林姬一直坚守基层卫生院工作第一线,每天一开门诊一坐就是一上午,并耐心向患者讲解病情从无怨言,精心治疗,让患者满意。她每月固定下村,带着团队一起进村文化礼堂进行健康宣教及健康讲座,和百姓面对面交谈,遇到年老体弱患者就主动上门了解病情,为她们检测生命体征,符合居家护理的则为其办理居家护理,让团队人员一对一接上为患者服务,做好长期的康复指导。
“医”路守护,勇担重任
疫情期间,林姬和每位医务人员投身到工作中,穿着防护服挨家挨户为一些行走不便的老年人进行核酸采样,却不知另一边的父亲病危住进ICU抢救。当她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不在了,此事也成为她人生中的一大憾事。在新冠疫情开放之际,药物极度紧缺,她不顾个人安危主动将自己仅剩的药物送去支援。
林姬以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己所能为患者消除病痛。
作为基层的一名全科医师,又是一名家庭医师,服务好当地群众是她的使命和职责。林姬在技术上不断要求自己,服务上不断追求完美,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她将继续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新河分院)
陈玲珑/潘骅后:传承中医精髓,彰显医者风范
陈玲珑,台州市肿瘤医院医共体滨海分院(温岭市滨海镇卫生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温岭市百佳医生,温岭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温岭市首届基层名中医。
陈玲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余年,多次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师从浙江省名中医李正祥教授,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便秘、腹泻、腹胀等胃肠道疾病,以及针灸、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滨海镇卫生院中医科从最初的一个人,到现在发展为可以全面开展中医诊断、中药调剂、针灸、理疗等中医药服务的科室,他也从一名普通的医生,成长为医院的业务骨干。他始终坚守,不管多晚直至看完诊间最后一个患者。他的年门诊量达到26680人次,是百姓口中的“家门口的好中医”。
潘骅后,台州市肿瘤医院医共体城北分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中共党员,温岭市首届基层名中医,温岭市第六、七届中医学会理事。
潘骅后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于2010年至城北中心卫生院(县委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工作至今,负责中医馆中医药服务。他曾多次赴上级中医院跟随名老中医系统学习中医、针推技术,两次参加全省基层中医馆人才培训,积极运用中药、针推等适宜技术诊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颈肩腰腿痛方面取得确切的疗效;在各级领导支持下,成功创建台州市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中医颈肩腰腿痛)良好单位,在辖区及周边具有较好的口碑;先后获得温岭市“百佳医生”、医共体“优秀医师”、医院“学科发展奖”等荣誉。
他们的事迹,是中医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质量持续提升的缩影。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全体基层中医人的鞭策与激励。他们将继续坚守岗位,不忘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医术,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滨海分院/城北分院)
编辑:郑昕
审核:程妮娜 金军标 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