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台肿医首次成功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
时间:2020-09-08点击数:2825次作者:医院管理员
“术后我就能直接下床活动了,这真的是太好了。”9月2日,台州市肿瘤医院首次成功采用经桡动脉穿刺的方式,为一名肝癌转移患者进行持续灌注化疗术,提高了患者在化疗期间的舒适度。
吴大伯今年60岁,年初因为腹痛被确诊为直肠癌,在其他医院做了直肠癌根治术,术后进行了放疗及多次化疗。最近,在复查时检出肝脏多发转移,遂来台肿医就诊。由于已经无法手术,化疗是目前治疗吴大伯的首选方案,但是前期吴大伯已进行多次化疗,副反应比较大,疗效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医生建议进行介入化疗。
为保证疗效,介入化疗需反复进行。传统方法是在股动脉穿刺,因为需压迫大腿根部穿刺点,置管化疗期间,患者都不能下床活动,术后舒适度不高。
浙江省肿瘤医院常驻专家、介入科主任郭立文副主任医师充分考虑了吴大伯的难处,建议可以通过手部的桡动脉进行穿刺。在耐心的讲解后,9月2日,由郭立文主刀,成功为吴大伯开展了经桡动脉穿刺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别看股动脉和桡动脉只是穿刺位置不一样,但是难度却是大了很多。因为手部的血管很细,只有股动脉血管的1/3粗,这无疑增加了穿刺的难度。而最难的地方还在于这种治疗路径与传统治疗路径完全相反,对医生的操作技巧要求极高。“采取经桡动脉穿刺方式治疗效果和以前的介入手术一样,但带来的好处更是显而易见:患者术后可以自由活动,而且不用反复暴露隐私部位,康复迅速,护理过程中也减少了麻烦。”郭立文如是说道。
创新的HAIC术——经桡动脉穿刺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
通过手部的桡动脉穿刺置管至肝动脉,在目标血管处持续灌注化疗药。我们来看看到底有哪些优点?
1.下床活动,灵活自如
通过手部的桡动脉穿刺,不需要腿部的制动,化疗期间也不需要卧床。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想走哪里,就走哪里。”
2.配备精良,打击精准
多种有效化疗药搭配在一起,就像配备了一支精英部队,由介入医生灵活操作导管,精准锁定位置,通过导管技术将精英部队直接送入肿瘤组织或肿瘤床,让有效的炮弹深入敌营,精准打败癌症细胞。
3.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因为直接到达作战目的地,药物用量相对较少,药物浓度相对较高,而且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影响相对较小,能够明显减轻全身的不良反应。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虽然用量少,但毕竟也是抗肿瘤药物,还是可能会产生心、肺、肝、肾等功能损伤,以及骨髓抑制、发热、出血、感染、过敏性休克、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术后还需定期复查。(杨诗奕)
编辑: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