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讨厌的“蜈蚣”
时间:2020-08-05点击数:1751次作者:超级管理员
李春老师讲的叙事治疗的技巧有: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和治疗文件。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不可能全套地拿来用。但只要带着叙事的精神,用叙事的问话,也能改变患者。下面就是我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个案例。
那天刚好路过门诊换药室门口,听见里面传来“啊唷啊唷”的声音,中间还夹杂着大人的训斥声。我赶忙推门进去,只见两个大人使劲地按着一个五六岁光景的小孩子在手术台上。小孩子一边哭,一边用脚拼命地在乱踹,两个大人额头上直冒汗,旁边的护士一手拿着换药碗,一手拿着一把手术剪,就站在那儿焦急地看着。
我问护士:“咋了?”
“拆线,不配合。”护士露出了无耐的表情。
我对家长说:“我来试试吧,好好跟他说。”
他妈妈说:“没用的,他从小就这样,很刚强,就这样拆好了,我们俩按得住。”
这时候小孩子踹得更历害,喊叫声也比之前提高了好些分贝,大人好像已经按不住了,头部摇动得更历害,而且额头上全是汗。
我看这样下去真不行,我让大人放开小孩子,让他先休息一下,大人看着是不行,只好先放了手,小孩子马上坐起来,想跳离手术床。我马上将他抱住,“小朋友,你是勇敢的小帅哥呀,怎么哭成这样了呀?”他没理我,想推开我。这时,他爸爸马上过来,脸色更加难看了,眼睛里好像燃烧着怒火,鬓角有一条青筋轻轻跳动,爸爸举起右手,好像要打他,我立马抱着孩子稍稍偏了一下。这时小孩突然停止了哭声,呆了一下,可能是被刚才的那一幕吓了一下。接着孩子又开始哭,这时他妈妈又来了一句:“再哭,再哭,我打死你……”小孩子傻了。我突然想起口袋里有几张昨天整理抽屉时放的几张贴贴纸,马上拿出来,撕了一张给他,他看到了贴贴纸,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个时候我好好地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小男孩,他长得白白胖胖的,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显着一股机灵而淘气的劲儿,笑起来尤其地可爱,圆圆的脸蛋上挂着一对好看的小酒窝。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
他含着泪:“王佳伟。”
“那阿姨跟你说说话好不好?”
“好。”
“刚才为什么要哭呢?”
“爸爸、妈妈要打我。”
“那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打你呢?”
“我不听话。”
“那你为什么不听话呢?”
“我怕。”
“你怕什么呢?”
这时他指了指额头,足足有六七针缝线。
我顺手取出镜子,照给小伟看。
“那你喜不喜欢这个疤呢?”
“我不喜欢。”
“你是不是怕这个疤呢?”
“嗯。”
“那你看看这个疤像什么呢?”
他想了想:“蜈蚣。”
“那蜈蚣好不好看呢?”
“不好看。它就是一个讨厌鬼。”
“那这个讨厌鬼对你有什么影响呢?”
“不好看,它长了很多脚。”
“那你想不想打跑这个讨厌鬼呢?”
“想”
“好,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把这个讨厌鬼打跑好不好?”
“好。”
这时,我假装很努力地在想,他一直看着我没出声。
“噢,我想到了,这位护士阿姨是打蜈蚣高手,让她来打好不好?”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呀!”
他想了想,点了点头:“好。”
“那我们一起过去,你躺在床上,让那位阿姨帮你打跑,阿姨和你爸爸妈妈一起喊加油好不好?”
“好。”
“等下可能会有一点点疼,你是勇敢的小男子汉,阿姨相信你能忍住的。如果你哭了的话蜈蚣有可能就打不跑了。”
他半信不疑的看着我,想了好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好。”
“小伟最乖,等下把蜈蚣这个讨厌鬼打跑了,阿姨再会给你一个贴贴纸好不好?”
“好,好。”小伟的脸上露出了两个小酒窝。
接下来的时间,小伟真的很乖,拆线整个过程很顺利,他只皱了几下眉头。我也没有食言,将口袋里的贴贴纸又给了他,小伟很高兴,说了句:“谢谢阿姨!”接着自己去玩贴贴纸了。这时,他爸爸妈妈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还是你有办法,我们都拿他没办法,太刚强了,谢谢你!”
“不客气,其实小伟很勇敢很乖,只要好好跟他讲道理就行。”
“是是,我们以前就知道来强硬的,只要他不听话我们就打,打了也没用,越打越不听话,不过,今天你让我们懂得了以后怎么去管教他了……”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资源和能力的,别看他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们换一个角度让他自己去分析,去考虑,或许会有一种不一样的结果。如果在工作中,站在小孩子的角度,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也会给我们医护人员不一样的体验,这就是叙事护理给我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