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多一些,痛苦少一些
时间:2020-08-05点击数:1838次作者:超级管理员
2014那一年的炎夏,我通过卫生局招考进入了台州市肿瘤医院,刚进来的我们还要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室轮转,那一年我刚22岁。爸爸嘱咐我,到医院一定要对患者好,都不容易,要多笑,不像在家里可以耍小孩子脾气。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经常对患者笑,无论处置治疗时,还是闲聊时,那时患者和家属一找我时,就说:我们找那个爱笑的小姑娘。经过一年的科室轮转,我被定在了急诊科抢救室。渐渐的,我也有些笑不出来了,因为亲眼见证了太多的生与死,太多的悲欢离合。
最初,看见有患者因医治无效去世时,我也会和家属一样泪流满面,时间久了,就麻木了,但是心里就会很压抑。曾经去现场接过一个车祸致重度颅脑外伤,全身多处受伤的中年女子,50岁左右,因为骑三轮黄包车闯了红灯被一辆轿车撞伤,鲜血淋漓,我们刚到现场时还能说话,说要见家人,想要见见她那个刚大学毕业回来的儿子,没想到接到抢救室后二十分钟不到就昏迷了,抢救室主诊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儿子和她老公到了抢救室后,瘫倒在地上,一直在哭,一直在哭,也不说话,后来患者呼吸也不好了,心跳也停了,多次的心肺复苏和心脏除颤都没能继续将这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患者已无抢救意义,医生想和家人谈话,但是儿子很激动,哭喊着跪在医生面前说“一定要救救我妈,我妈辛苦了大半辈子供我上学读书,我现在毕业回来还没好好尽孝,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她......”。我们又继续抢救了一个小时多,但是患者已无任何反应了。我正在给患者使用药物,继续抢救,摊坐在地上的儿子突然站了起来,来到我面前,低下头对我鞠了个躬,说了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你们了,我知道我妈现在已经不行了,不想她走了还这么痛苦,我带她回家吧!”然后签字放弃抢救了。我当时的心情真的很沉重,我们救死扶伤,我们尽了全力,但很多时候真的很无奈。我们都更加希望欢送康复出院的病人,而不是看着病人痛苦,死亡以及对生命的无奈和渴求,我们却无法帮助他们。
还记得第一年除夕夜值班,那晚后半夜来医院看病的人不多,因为过年大多数病人能不来医院就都不来了。有一对老夫妻却住在了抢救室。因为阿公是个老病人,除夕当晚矽肺发作,胸闷气促难受的不能躺下,只能端坐着吸氧气睡觉。刚进来时,给阿公开通静脉通路根本打不进去,血管太脆,一进针就肿了,扎了两三针都不行,我也慌了,因为是老病人,我怕家属和病人会说我扎针技术差,然而阿公喘着气说:“我的血管本来就差,你多扎几针没事的,”原本我慌乱的内心镇定下来,摸到一根弹性好的血管,一针见血,在抢救室用过药,几小时后阿公的病情也有所缓解,准备出院回家过年。临走时特地过来询问,“你们除夕夜也上班,要上到天亮吗?真是太辛苦了”“对啊,我们上到早上八点,哪个工作不辛苦啊,能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荣幸”同事和我笑着回答阿婆。“你们真好,我特别喜欢你们这里的护士医生,老头子经常生病来医院,你们的服务态度都很好”说着便从床旁拿出一袋苹果分给我们,我们拒绝了,阿婆一再推给我们,等我们接过了两个苹果,他们夫妻两才欣然的离开。那晚的我觉得阿婆送的苹果特别好吃。有段时间我曾萌发过辞职的念头,我是个感性的人,我不太喜欢看这些生死离别的场面,但是我现在还在医院上班,我喜欢看到病人治愈后,然后高高兴兴出院的样子。
现在的我始终保持着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他们,我希望我的笑容多一些,患者的痛苦就能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