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种田回来了......

时间:2020-08-05点击数:1634次作者:超级管理员

“爸爸妈妈,我种田回来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配图上有一名长相清秀的小姑娘,双腿却沾满了泥巴,成了名副其实的泥腿子。长得这么好看的一名小姑娘为什么突然去种田了?

这名小姑娘是我的同事,是一名95后的美小护,小姑娘平日很爱美,也很爱干净,甚至有些洁癖,没想到今天却成为了个“泥人”。原来是她上班时接到120指挥中心的出警指示,在新河镇牛桥村的甘蔗田地里,一名潘姓农户的脚被卷进了拖拉机里,需要急救。接到出警通知后,她立即整装随同跟车医生坐上救护车。伴随着一声声乌拉乌拉.......救护车的鸣笛声响起,他们赶往事发地点。

几分钟后,她们赶到了急救现场,事故发生在离村道50米的甘蔗田地里,田地旁围满了人群。她和医生随即下车,向病人方向走去,由于连日阴雨,土地湿滑,坑坑洼洼,没想到第一脚踩下去,鞋子就深深的陷入了泥土里,举步维艰。她拨开人群,发现潘大伯面色略苍白,神情痛苦的躺在泥地上,双手搭在自己的右腿,右脚被卷入了拖拉机的齿轮里,小腿也受伤了,鲜血淋漓,血肉模糊。旁边的围着的人群都喊着:“快点,医生快救救他,救救他的腿”。她顾不上泥泞的脏泥巴粘在自己的腿上,加快步伐走向潘大伯,测血压,吸氧......并且不断的安慰鼓励潘大伯。

现场情况远比想象中的复杂,潘大伯的腿被卡在齿轮里,根本动弹不得,消防队员也及时的赶到了现场,为了不伤害到潘大伯,消防队员对拖拉机的破拆也显得格外的小心翼翼。三四十分钟后,潘大伯的脚终于成功的可以挪动了,她马上用剪刀剪掉了潘大伯的雨靴。在这期间,她一直守护在潘大伯的身边,边处置边安慰,几次踩入泥泞的泥坑,鞋子被泥巴“吸”住,为了不耽搁时间,她干脆脱掉了鞋子,赤脚走在田地间。

“医生,我的脚好痛啊,不能动了,是不是整个骨头都碎了?”潘大伯看着自己刚从齿轮中救下的腿,鲜血淋漓,痛苦焦躁的不停大喊道:“我的腿是不是废了,我以后是不是不能再干活了?”她和医生观察了一下潘大伯刚从齿轮中救下的脚,发现潘大伯的右脚三个脚趾卡在齿轮里,被挤压的变形了,立马小心的对伤口进行了包扎处理,并安慰 “大伯,你不要紧张,我们知道你腿现在很痛,现在对你的腿进行了处理包扎,等会儿到医院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现在的医疗技术能力很好,你的腿得到救治,一定还是可以干农活的,你要相信我们,相信现代的医疗技术能力。”听了我同事的一番鼓励与安慰后,安静了下来,她们立马和消防队员、公安民警一起把潘大伯用担架抬上了救护车,赶往最近的台州市肿瘤医院。

不一会儿,救护车便到达了医院,听见救护车鸣笛声,我立马出去抢救室门口接病人。救护车门打开了,只见我的同事光着脚,全身是泥的从车上跳了下来。我惊讶的问道“怎么回事,身上怎么这么多泥巴,接的什么病人?”“我没事,是个脚挤压伤的病人,大伯在田里作业时,脚被卷进了拖拉机的齿轮中”进行了简短的交接后,我们立马将大伯安置到抢救室。潘大伯还是感觉疼痛焦躁,嘴里不断的呻吟着“医生,我的腿好痛啊……”“大伯,已经到抢救室了,别害怕,医生会救治你的腿的……”她顾不得自己小腿上沾满了泥巴,白色的制服上溅满了无数泥点,身上被雨水淋得湿透,和我们以及患者的家属一起将大伯身上和腿上的泥巴处理干净。抢救室骨科医生对潘大伯伤情进行处理分析后,建议潘大伯需要转上一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潘大伯的腿虽然很痛,但却没像之前那样显得焦躁不安了,平静下来和我们交流起来,对于我们的安慰及帮忙擦洗身上泥巴,处理他的伤口表示感谢。来不及洗个热水澡,她又接到了护送潘大伯转院的通知,再次登上了急救车。

特鲁多医生用一生体现了他自己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都明白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治愈和健康,我们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但就是在21世纪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医学能够成功应对众多侵扰人类健康的疾病的时候,答案往往是可能和有时。但是我们医务人员总是可以提供安慰,用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用心的仁慈关爱,去倾听患者的疾苦,医治患者。潘大伯的腿受伤在原本现场的烦躁不安,到抢救室的平静配合,深刻的证实了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每一个从医人员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作为医者的责任和义务,认真领悟行医的真谛,很多医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