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PowerPICC SOLO导管置管成功
时间:2019-11-06点击数:4840次作者:news37
近日,我院肿瘤放疗一科护士长、静脉管理小组组长张君丽运用超声引导技术,成功为一名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置入PowerPICC SOLO导管,提高了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的整体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推动了医院护理服务技术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该患者陈某某,10月前行“右乳房单纯切除术+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置入巴德三向瓣膜PICC导管,术后辅助化疗8周期后已拔管。1月前PET-CT提示“右上肺转移”,行右上肺转移灶楔形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此次入院再行化疗,需重新PICC置管。因考虑患者治疗期间需面临多次增强CT检查,若选择原先的三向瓣膜PICC导管,因该导管无耐高压功能,不能注射造影剂,还需另外建立静脉通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造成患者有导管但不能打造影剂的局面。因此通过静脉管理小组会诊,综合患者的病情、治疗、检查等综合因素,最终选择PowerPICC SOLO导管,该导管是巴德公司推出的新型耐高压压注射型PICC导管,前端开口设计,不仅仅作为静脉输液工具,还可以进行造影剂注射、中心静脉压检测,具有一管多用的功能。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药物外渗危害的认识及对外周血管的保护意识也在增强,对于PICC导管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Power PICC SOLO更能满足患者和临床实际的各种需求,避免留置针反复穿刺造成血管的损伤,保护了外周血管,降低了造影剂外渗的风险,真正做到了一根导管就可以完成治疗,不仅节约了费用,而且并发症也减少,提高了患者带管舒适度及满意度,符合临床治疗安全性的要求,相信不久的将来此导管将会被临床更广泛应用。
知识链接:
PowerPICC SOLO导管是由巴德公司推出的新型耐高压压注射型PICC 导管,具有巴德专利的末端瓣膜设计,与现有的前端三向瓣膜PICC导管相比,还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是前端开口设计,可以进行中心静脉压检测,还可以进行造影剂注射,最大流速可达5毫升/秒,最大耐受300psi注射压力,完全能满足高压注射造影剂的流速要求,具有一管多用的功能;
2. 耐高压导管前段开口设计,更加有利于PICC心电定位新技术的开展;
3. 耐高压导管是强化聚氨酯材质,进入体内迅速变软,减少血管机械性损伤,降低机械性静脉炎以及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此导管的抗张力强,可以降低导管破损及断裂的风险。
5.导管的恒压设计无需拇指夹阻隔血液回流及空气,也无需考虑导管的夹闭顺序,简化导管维护流程。
6.仅需生理盐水冲管,无需使用肝素,降低肝素相关并发症(HIT),如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的发生,不仅提高了带管回家的安全性,也减轻了护士工作量,简单安全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