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肿瘤医院巴林特小组2019年第10次活动记录——吹毛求疵的家属

时间:2020-08-04点击数:1822次作者:超级管理员

为保护成员与病人隐私,文中所提的个案都已模糊化和拼凑处理,请勿对号入座。宣传巴林特小组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彼此,欢迎更多的有医患关系困扰及负面情绪的同仁加入到小组中来。老的故事,新的想法,新的感受,新的提升。

时间:2019年9月26日星期四13:30~15:00

地址:某病区

人员:组员8人

团体流程:

1、暖场

2、介绍巴林特


一、口述

我遇到了一位很纠结的家属,他的老婆是从树兰医院术后过来的,因为家在本地,所以选择了我们医院,他老是拿树兰医院所有的治疗方式和药物作为“金标准”,对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不信任。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比如说,一种药,药名一样,但厂家不一样不行,他会认为这药比那边的差,副作用也多。挂瓶,哪种药放在哪条静脉挂又不一样。搞得护士、医生都无法正常工作。现在我见到他就怕,甚至连我们的主任都感到头疼。


二、澄清

问:是什么病人?

答:直肠癌术后,来我们医院做术后辅助治疗的。

问:哪里人?

答:本地的。

问:每次住院多久?

答:3-5天,化疗结束后出院,血象出现异常又回来住院。

问:每次都夫妻两人一起来的吗?

答:是的,患者自己还好,患者老公,连陈主任都不耐烦的病人,可见有多麻烦。

问:现在还住这儿吗?

答:没有,已经住楼上去了,好像是本院医生的熟人。


三、讨论(案主退后)

讨论现场,小组成员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通过分享,让报案人发现自己的盲点,走出自己的盲区,达到心情舒缓的目的,同时对报告人给与理解共情。


讨论1:如果我是病人,我在这个医院没找到安全感,后来遇到上些具体的事就更有这种感觉。作为病人家属,这个医院档次比树兰医院差,医生和护士是不是也比较差。而作为医生,我会事先和病人及家属解释,尽量把他们的观念扭转过来。


讨论2:如果我是病人,我会觉得树兰医院就是权威,即使是错的,我也认为是对的。作为医生,我觉得每个人的心智不同,每个人都有精神方面的症状,只是有些人重,有些人轻,而这个家属应该算是偏执型的,我们应该根据这种心理去解释,为什么树兰医院会这么做。而我们做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3:如果我是医生,我会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他们那边也不是“金标准”,不一定全对,我们的做法也是正确的。我希望她老公不要在边上 ,让其他家属过来陪床,这样什么就都能解决。


讨论4:如果我是病人,我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不想来你们医院,只是为了方便,就觉得你们所做的都是不对的。如果我是医生,我有一种感觉,她老公看起来对老婆挺好的,其实是不想给他老婆治疗,所以对于医生所用的药都怀疑,对护士的治疗也置之不理。


讨论5:如果我是医生,我会应用叙事医学的方法去挖掘他背后的故事,在根源上解决问题。


讨论6:如果我是病人家属,反正得了这种病都得死,不用药算了,我就和你们医生死磕到底。如果我是医生,我会劝他,用实际正面的案例去引导他。


讨论7:如果我是病人,我会问医生用了不一样的药,会有影响吗?如果医生解释清楚了,我就会接受。


讨论8:如果我是护士,在病人听不进解释后,我会找上级医生寻求帮忙。同样的话,医生和护士讲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讨论9:如果我是医生,我会尽量去搞清楚这个家属纠结的点在哪儿?到底是厂家的问题呢还是副作用和疗效的问题,是不是怀疑医生和护士的技术问题等。如果实在满足不了他的要求,只能请他另外请上级医生。


四、报告人反馈

1、我知道了讲话需要艺术2、要去搞清楚他的纠结点,去摸清楚他的性格3、现在病人去楼上了,我们可以去学习他们的主任是怎么解决问题的4、我也可以和病人直接沟通,让她老公不要来,让别人陪同。这样会解决很多问题。


五、总结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患者是千奇百怪的,每个人的性格也是不一样的,但对病人我们要绝对的包容。因此,我们应该与病人多沟通,沟通好了,事情也就解决了。不过和病人沟通要花大量的时间,可我们又没这么多的时间,这是个矛盾的问题。其实最好是我们对这个病人从头负责到底,这样对病情也比较了解,沟通起来也比较方便。感谢大家共同度过这愉快的90分钟。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希望大家继续分享自己的故事,每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故事中磨练,得到心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