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肿首例DSA下行输液港植入手术
时间:2020-07-15点击数:1891次作者:超级管理员
7月9日,浙江省肿瘤医院常驻台州院区(台州市肿瘤医院)肿瘤介入科主任郭立文副主任医师开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输液港植入手术,在台州院区尚属首例。
该男性患者56岁,发现肠癌肝转移14月,行手术及化疗治疗。今年7月复查发现病情进展,需进一步化疗、介入等治疗,治疗周期会较长,护士根据患者需求推荐了输液港。
郭立文主任在患者右侧锁骨下部位穿刺到锁骨下静脉,在DSA引导下置入导丝,引入输液港导管,再在右侧胸壁作一3公分左右切口,将港体与导管连接后埋入切口内,然后缝合切口,整个手术仅半小时。手术过程中,局部麻醉的患者老陈只感觉到好象被蚂蚁轻轻叮了一口,显得很是放松。患者非常满意。
据郭立文主任介绍,象这种在DSA下输液港植入手术在省总院他基本上一天可做8—10台,全院年置入量900余台,总量达4000余台。
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它的优点在于:降低感染、阻塞、血栓形成几率,使用寿命长;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和难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且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无需换药,可以沐浴,提高生活质量;非治疗期间植入式输液港1—2月冲管1次,弥补了PICC的不足,特别适合需长期化疗的患者。
而DSA下行输液港植入优势十分明显:DSA可随时“监视”体内导丝、导管走行,并实时进行调整,以确保输液港位置及形态良好;此外,DSA能及时发现血管变形。总之,DSA下行输液港植入克服了单纯B超引导的缺点,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手术失败率。
【郭立文】肿瘤介入科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学博士,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任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医学青年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分会会员、中国肿瘤临床期刊审稿专家。
擅长肝脏肿瘤的综合治疗,如微创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等,以及恶性肿瘤的栓塞化疗术、射频消融术、放射性粒子内植入术等;熟练掌握深部肿瘤的穿刺活检术、输液港植入术等介入技术。主持浙江省卫健委课题2项,参与浙江省重大研发项目1项,近年来发表SCI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