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酷暑下的台肿食堂人

时间:2019-08-22点击数:1792次作者:超级管理员

如果说高温酷暑下的台肿人谁最值得敬重,笔者以为,除了那些水工电工、清洁工,还有就是食堂人。为了台肿,他(她)们不顾寒冬酷暑,不分白天黑夜,长年累月奋战在幕后第一线,尽职、尽责、尽力、尽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
尽职
众所周知,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最潮湿、最闷热的一段时间,中伏尤甚。整个大地就象一个诺大的蒸笼,蒸得人们透不过气来。狗儿吐着长长的舌头,鱼儿觅完食游向深处。
中伏的某一天,凌晨4时,天还没亮,气温不下28度。面点师小张早早来到厨房,用温水和面、发面,边做肉包、菜包、馒头边上蒸笼,然后现炸油鼓,一通下来早已大汗淋漓。他要赶在6时以前全部准备完毕,好让住院患者和职工吃得上热气腾腾的可口早点。
6时许,厨师长小马及厨师小胡、小张准时到来,开始一天的忙碌。此时的气温升到了33度。等到将午餐的全部食材等备毕,已是9时左右。紧接着进入紧张的烹饪。37度的高温天气,8眼柴油灶同时开火,20平米的厨房内温度高达五、六十度,一顿劳作下来,人都快要“熟”了,个中滋味可想而知。而且,一年365天从不间歇。
当问及做厨师的感受时,小马厨师长腼腆地说:“既然吃了这碗饭,就没啥好后悔的,职责而已。”
尽责
从事财务工作的章宗友退休后就去了食堂负责验货。一大早配送公司送货过来,老章就会忙得满头大汗。除了货品的份量,他对食材的质量从不含糊,看看有没有过期的,有没有夹杂什么的。老章说:“验货是第一道关,关把好了,安全才有保障。这关系到全院职工,所以我必须尽责。”
切配师傅陈冬连满面红光,一看架势就是个老把式。他对待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大热天配菜间闷热难熬,陈师傅总是穿戴整齐,厨师服、厨师帽一样不落,干起活来干净利落,而且心明眼亮,一点残次都别想从他眼皮底下逃过。陈师傅说他是第二道关,他有责任把好。陈师傅还有一个绝招,特制肉丸掺上水泥,将唯一一只入侵的硕鼠灭去,为除“四害”立了一功。
蒸饭师傅张崇富炊了淋、淋了炊,几道工序下来早已浑身湿透。他说:“我要把香糯可口的米饭蒸出来,总不能把夹生的米饭给职工和患者吃吧?流点汗算不了什么。”
尽力
炎炎夏日在高温下工作,对于打菜的李巧桑和收银的陈菊萍她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肴端上来摆在那,打菜间的温度一下升到了40多度。每天早上6点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汗蒸是必不可少的。好在老胡人意好,立秋到了,自掏腰包买来西瓜为她们消暑,所以平时她们干起活来也都非常尽力,相互关照相互协调,二话不说把食堂打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七月中旬,为了迎接全国卫生城镇验收,老胡发动全体食堂人自己动手,利用休息时间,冒着高温酷暑打扫了整整五天,将所有外墙立面、地面冲洗个遍,把全部厨房设施拆开清洗,并将门前三包做了又做,看了又看。因食堂硬件设施老旧,光清洗更换维修及除“四害”,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7月25日,省考核评估组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台肿的食堂严格遵守餐饮有关规定和流程,卫生不留死角,工作人员健康上岗证、食品和原料添加剂相关产品证票、餐饮服务食品台帐齐全,给予高度评价,新河成功通过国家卫生镇验收。
尽心
转眼间,胡永斌接手医院食堂已七个多月,相比以往有了很大改观。
据老胡介绍,全院千余员工中,目前在院午餐最高峰时刷卡多达350人次左右,加上打包的,总体超过500人次;外加病区140人次左右,仅3、4个工作人员送餐。
俗话说,众口难调。既要让人吃得好,又要吃得实惠,还要吃得安全,打理食堂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老胡于是将心扑在了食堂,对做菜流程加以调整,比如大排到手清洗后,增加用肉锤拍松环节,然后腌制、挂浆、油炸,再到大锅配上大料炖煮,开锅后摆盘、勾芡、上色,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一顿午餐下来基本上不少于130粒,而且价钿也不贵。
食材实行配送后,从验货、洗菜、切配、做菜、打菜,老胡层层严格把关,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减少了浪费,达到了增收节支的效果。笔者常在食堂晚餐,看到厨师长的2个小孩都在此用餐,调侃道:在这里吃饭大可放心。

前不久,启用了智慧食堂,目前可进行微信充值、现金充值、银行卡充值,大大方便了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