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忽视的老年独居女性的乳房健康
时间:2020-04-08点击数:1738次作者:超级管理员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台州院区(台州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了两名高龄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82和86周岁。这两位老奶奶有其共同点:均为局部晚期患者,肿块大(5-8cm),侵犯皮肤及胸大肌,腋窝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合并较多基础疾病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肝功能异常等;另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独居,老伴已去世,未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老奶奶不懂得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按常理,乳房位于体表,肿块出现后很容易摸到,但她们均是到了肿瘤明显进展,出现两侧乳房明显不对称、皮肤发红、破溃,影响日常生活后才告诉子女,来院接受治疗。
医院乳腺外科人就上述两位老年乳腺癌患者的诊疗进行全科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最后决定先行手术治疗。在医务科、肿瘤外科、麻醉科及手术室等多科室共同努力下,围手术期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最终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老奶奶术后恢复顺利,基础疾病控制尚可。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早期乳腺癌的占比越来越高,因为大家重视体检,注意身体状况变化。与此同时,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女性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老年独居女性。这部分病人往往有其自身特点:就诊时肿瘤病期较晚;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治疗的耐受性较差、风险高;治疗方案尚不统一。
目前,对于肿瘤的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仍然是治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为此,呼吁全社会尤其是作为子女,平时多关心老年女性特别是独居老年女性的健康,以免耽搁病情,贻误治疗。
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肿块,偶然发现较为多见,质地犹如额头般硬,与周围分界不清楚,也有部分会合并乳头溢液、乳房疼痛等症状。如果不加以重视,随着疾病的进展,肿块会逐渐增大,向表面发展则侵犯皮肤,出现犹如橘子皮样改变,部分会出现皮肤发红、破溃、出血,向底面发展就会侵犯胸大肌、胸小肌,更严重的会侵犯胸壁;同期,腋窝也会出现肿大、质硬的淋巴结,严重的会融合成团,并影响上肢血液回流,出现上肢肿胀、酸麻痛,活动障碍同样也会出现。
针对乳房检查,主要以乳腺专科医生查体、彩超及钼靶为主。彩超对于囊实性肿块有较好的诊断作用,钼靶对于钙化灶为主的肿块尤为敏感,当然乳房磁共振对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作用。乳腺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检查。乳腺癌治疗目前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根据乳腺肿瘤的病期、分子分型以及患者自身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经常会有患者问及饮食上的注意事项,事实上早在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就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这是根据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导建议而制定的法规。总体原则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让我们一起关注女性乳房健康,尤其是老年女性乳房健康,为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而共同努力。
【专家简介】何向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常驻台州院区医疗专家。擅长乳腺肿瘤诊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根治术,假体/自体乳房重建,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综合治疗及淋巴水肿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