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温岭火车站防疫工作一周感想

时间:2020-04-29点击数:1695次作者:超级管理员

火车站,每天迎送着东西南北的乘客。那里人来车往,小小驿站承载着久别重逢时的喜悦,还有相互道别时的哀愁。今年的车站又多添了几分凝重,因防疫需要,每位进出车站的人员必须通过流调和体温测量。承担这项任务的是温岭市各家医院。

4月9日上午,台州市肿瘤医院在钉钉内召开简短的视频会议,派出12名志愿者医护人员负责动车站防疫检查工作。了解了工作职责、流程及防护感控等相关内容后,12人分成两组,分早班和晚班。当天下午交接后,开始了一周的执勤。

接到任务后,我立即和家人安排小神兽上课期间饮食和监督任务。老公担心太危险,希望能够推掉?我说:“这是任务,也是我自愿要求的。如果我不去,就意味着让自己同一站线的姐妹们去。我做不到!请放心,只要防护做好了,是不会传染的。”

4月10日6:20-15:00

我和医院保卫科主任颜邦定负责进站口执勤。因为不熟悉路线,加上大溪在修路,我早早地起来,比排班表提前10分钟到达岗位,但颜主任更早。他说:“第一次来也不知道人流量有多少,还是早点好,以防万一。我是小组长,应该这样。”

我们穿上隔离衣,戴上口罩和帽子,启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做好一切防护后,乘客们在保安指挥下,拎着大包小包,有序排队等待检查。现在旅客的防疫意识增强了,戴着口罩很是配合。红外热成像仪测体温非常快,一人只需一秒,正常体温直接通行,不影响进站。上午进站的乘客,有时一队一队,有时三三两两,几乎没有间断过。量体温很普通,本着绝不漏测的原则,我们紧盯着屏幕,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不知不觉已经9点多了。一缕金灿灿的阳光透过进站口的落地玻璃窗,我已明显感觉到室温在上升。我们继续工作着。突然,热像仪发出警报,显示37.3℃!我们立即拦下那位乘客,将其带到一边。他是本地人,微胖,一身黑色运动套装。我用体温枪量了两次,仍是37.3℃!他有些紧张地解释道:“我没感冒。我坐轿车过来,太阳把车晒得很热,又刚跑了楼梯。”我连忙安抚:“别慌,别慌,我们理解,不要害怕。你先在阴凉处休息一下,如果重新量的正常,就可进站。”他配合地静坐了十几分钟,我用水银体温表测得腋温36.7℃,用体温枪复测36.7℃。一切正常,这才将他放行。这一天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无发热,很欣慰。

4月13日15:00-22:00

每天都有汉口至温岭的班次。火车站给我们工作人员发放了防护服。可物资有缺口,每人只领一件防护服用3天。于是几个组员想了个小办法,防护衣外面再穿上隔离衣,这样防护衣受到的污染少一点,物资也节省一点。晚上,台肿医共体副主任吴丽丽带着夜点心前来慰问。她边嘘寒问暖边询问防控工作和防护服紧缺情况。吴主任生气地说:“防护服不够,你们怎么不反映呢?”我们不好意思地回答:“想到一天就一个汉口班次,火车站全部人员都这样穿,我们也就这样了。”吴主任立即联系本院仓库调来防护服,心疼地对我们说:“你们辛苦了!火车站缺防护服,自家医院补齐,有什么难处一定要告诉我们。”接着联系了院感科,再次指导我们防护知识。

短短的一周,每天迎着晨曦接待每一位乘客,披着星月走在回家路上,伙伴们的互相关心,院领导的时时牵挂,让我们真心感动。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带着面罩体验了种种不便,不禁想到援鄂的4位同事是多么的艰辛,这一身战袍又是多么的神圣美丽!

雷锋曾在日记里说过: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许许多多的螺丝钉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行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我想,只要防疫需要,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听从安排,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因为我们都是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