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时间:2023-03-28点击数:1314次作者:陈优琴

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终结结核”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指到2035年全球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将结核病发病率降至10/10万以下的较低水平。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又叫“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以侵害人体的各种器官,但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以肺结核多见。

肺结核常见的症状

1、发热:患者多表现为低热或午后潮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C之间。

2、咳嗽、咳痰: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开始为轻微或短促的干咳,可伴有少量粘液痰,常不引起患者的注意,误以为感冒、气管炎,随着病情的进展,痰量渐增,多为黄白色或黄灰色粘痰。

3、盗汗:多发生在半夜及清晨,患者不知不觉醒来,内衣已浸湿。

4、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全身不适、倦怠、乏力。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5、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因此,如果连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及时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

肺结核传播途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或吐痰时,将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出体外,形成带菌微滴漂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造成感染。

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但并不是所有人感染结核杆菌后都会发病,部分潜伏感染者的机体能自动清除病菌,更多人潜伏感染的状况可持续数年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发病,只有机体的免疫状态低下时才会发病。处于结核病潜伏期的人,结核杆菌在人体内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并不活跃,也没有传染性。

哪些人容易患肺结核?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缓发的传染病,尤其15-30岁之间的青壮年。此外,儿童、老年人、抵抗力低下者更容易在感染结核菌后发病。矽肺患者、慢阻肺患者、肿瘤患者、化疗患者、糖尿病患者、慢性肝病患者、肾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等慢性病人,也是高危因素。

得了肺结核该怎样办?

一旦被诊断为肺结核,传染性的患者应住院隔离治疗,居家治疗的患者最好在治疗的第一个月单独居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杆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治疗期间,应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如必须去,需佩戴口罩,治疗期间要减少与其他人接触;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服药和复查,直到治愈;加强体育锻炼,规律生活,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得了结核病能治好吗?

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现代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周期一般为6-8个月。对于没有耐药性的结核病,一般使用一线抗结核病抗生素:异烟肼(INH)、利福平(RIF)、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编辑: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