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总冒汗,可能是“手汗症”惹的祸!
时间:2023-02-14点击数:1964次作者:徐腾飞 张永强
近日,台州市肿瘤医院收治了一位22岁的年轻姑娘。小姑娘本身也是学医的,自诉双手多汗9年余,平时稍一紧张、活动,双手就汗出不止,严重影响生活,令她十分苦恼。眼看马上就要实习了,为了能正常地工作与生活,前来医院寻求帮助。
胸外科主任黄海涛诊断其为手汗症。在充分告知与完善术前检查的前提下,对其实施“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后隔天清早查房时,患者表示双手大量出汗的症状已经得到解决,术后两日顺利出院。在后续的门诊复查中,得知这位姑娘的手汗症已经治愈,治疗相当成功。
什么是手汗症?
顾名思义,手汗症是以双手出汗为表现的一种病症。医学定义又称其为原发性手汗症(primary palmar hyperhidrosis),是以双手发作性出汗,形成明显汗珠或汗滴为主要症状的良性疾患。
手汗症常见吗?
手汗症一般于8-12岁起病,常见于少年及青年人,其发病率在0.3%左右,即一千人中就有三人患有相当明显的手掌多汗,男女都有可能。约13%的手汗症病人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此种情况(有家族遗传性)。大部分手汗症患者自幼就有手掌多汗的表现,到了青春期更为严重,症状一般持续终生。但也有部分患者40岁以后症状会减轻。绝大多数手汗症患者同时合并有足底多汗,也有相当多患者合并腋下多汗,但合并腋臭者很少。
如何判断是否患手汗症?
手汗症患者夜间睡眠时手是干的,白天在平静、凉爽的环境下,手出汗也不多。但当患者紧张,或从事一些活动时,出汗就较厉害,甚至形成水珠向下滴水,影响日常生活。手汗症另一个特点是手出汗多时,手温也同时低,表现为又湿又冷的状态。
手汗症有哪些不良影响?
由于手掌湿淋淋,所有需要“手”参与的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均受到明显影响,涉及诸多方面。
影响学业:写字握笔时打滑,汗水常打湿稿纸,尤其在考试中影响最著;
影响就业:开车、敲键盘、弹琴、理发、电焊或精密仪器维修等职业劳动均因手湿而难以胜任;
影响社交:由于手掌湿冷,汗水滴淋,患者在社交场合不敢与人握手,羞于和恋人牵手。
由此引发一系列压抑、消沉和自卑情绪,部分患者有明显的社交恐惧和被歧视感,严重者引起抑郁或焦虑状态,即便手汗症治愈后仍不能改善,需心理及精神专科医生配合治疗。
手汗症会影响寿命吗?
不会。但长期的手汗症可能会引起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所以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比如勤洗澡、勤换衣,学会自我调节,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等。
如何治疗手汗症?
目前对于手汗症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或局部治疗手段,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胸腔镜辅助下的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这是一种创伤性很小且安全性较高的微创外科手术,有效率在95%-100%。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在腋下切开一几公分的小切口,放入胸腔镜镜头和一个操作器械,外科医生通过监视屏幕,可清楚看到支配手掌出汗的胸交感神经,在第三或第四肋骨表面切断交感神经链(一般也称为T3或T4切断术),便可准确实现手掌去交感化,从而达到治疗手汗的目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躯体、足部的代偿性多汗。
编辑: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