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热爱学习的TA,献上一缕“曙光”

时间:2022-11-08点击数:1490次作者:文/颜灵佳 图/社工办

曙光,在现代汉语中解释为黎明的阳光,比喻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从新千年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温岭市出发,国科大肿瘤医院台州院区(台州市肿瘤医院)以“曙光行动”公益项目支持当地未成年人教育,以“曙光行动小分队”模式走进亟需助学家庭,给成长以力量信念支持。


感恩

她,学习成绩优异,却因家庭状况一度想辍学。父亲早年因车祸不幸去世,母亲和姐姐不得不坚强起来成为家里的主心骨。当这样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轨时,命运却又一次给她以打击——前不久母亲遭遇车祸,暂时丧失了工作能力,家里的重担全落在刚工作的姐姐身上。

她是小詹,“曙光行动”六月捐助对象。

得知小詹家的难处,曙光行动小队第一时间来到她家中。一入户,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墙壁上满满的奖状,接着便是卧病在床的小詹母亲。小詹还算健谈,但当志愿者问及学习状况时,她轻轻地垂下脑袋默不作声,母亲叹息,一家人四目相对。

台州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徐栋递上救助金。小詹接过这份心意,轻轻地说:“谢谢你们的资助,我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尽管已经听过许多被捐助对象类似的话语,但小詹的这句话还是触动了在场志愿者们的心弦。


努力

“你一定得当我的科学老师,我会努力的。”这是“曙光行动”七月捐助对象小刚激动之下说出的。

也许是因为鲜有这么多玩伴,也许是因为看见陌生人有些兴奋,11岁的他紧紧拉着志愿者的手,高兴地说着话。小刚的哥哥智障,父亲又患癌,长期的治疗费用像个无底洞,耗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家中负债累累。母亲没有固定工作,只能靠断断续续的零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

小刚是个清秀白净的小男孩,衣服虽有些破旧但很整洁。谈到学习,这个小男孩自豪地拿出作业本给志愿者看,字迹工整,满满都是优秀。他侃侃而谈,“除了科学,我其他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

看出了小刚的担忧,一位志愿者轻轻抚摸他的头,“我小时候科学还不错,可以当你的老师。”小刚当即兴奋地跑进房间,拿出一张空白的纸,留下了志愿者的电话号码。


珍惜

作为“曙光行动”九月捐助对象的小阳今年刚满10周岁,奶奶口中的她乖巧懂事,父亲口中的她认真上进。遗憾的是,因为母亲长期生病住在姥姥家由年迈的姥姥照顾,所以她和母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奶奶的身体也不好,全家就靠爸爸一个人打工撑着。

小阳家里没有电视机,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面对热情的志愿者,本就性格内向的她更加沉默寡言,和志愿者的对话基本都是一问一答。但当志愿者递上她心爱的书本时,小阳终于打开心扉——

她立马翻阅起来,渐渐地话语也随之增多。她满心欢喜地向大家讲述着书中的情节,紧紧抱着这本书,“这是我最爱的动物小说,我会珍惜的”。


“曙光”在路上

“谢谢你们的资助,我一定会认真学习的。”“你一定得当我的科学老师,我会努力的。”“这是我最爱的动物小说,我会珍惜的。”……

这些话,一字一句都很简单,字里行间没有修饰,是孩子最质朴的语言,却也是曙光行动小分队最大的收获。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要去哪里。”这是台州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徐栋一直倡导的行动方针。作为“曙光公益”发起人,徐栋用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将“曙光行动”的队伍从“我”变成“我们”的过程——从最初仅7、8个人到现在的40多支小分队加一支救援队伍,团队不断壮大,救助行动不断增多。

“我们一群人,去实现一个梦,一个尽我所能救助困难家庭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梦!”

编辑: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