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推动我市医疗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 ——台肿举行博士后工作站调研交流会

时间:2022-11-08点击数:1537次作者:郑 昕

10月18日,国科大肿瘤医院台州院区(台州市肿瘤医院)举行与浙江大学博士后工作站调研交流会暨学术讲座。

交流会特邀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胡浩基、李宇波,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研究员、助理教授刘佐珠莅临指导;温岭市卫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戴海晨及温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科科长陈远略出席会议;台州院区领导班子、职能科室相关中层干部、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教研室代表及重点学科人员参加。

台州院区副院长王恩雨主持调研交流会。

台州院区党委书记徐栋简要介绍了前期启动的博士后工作站、人工智能大数据方向等相关工作情况。他表示,博士后工作既是一项人才工作,也是医院高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医院发展离不开学科发展,学科发展离不开人才。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搭建医校合作的平台,将高校优秀人才和工作站及医院临床专家结合起来,为学科发展、为医院发展也为温岭市医疗事业发展提供帮助。

戴海晨指出,温岭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谋划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始终把推动博士后事业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优越的科研平台、充足的科研经费、优厚的工资福利和住房条件等待遇。本次博士后工作站调研交流会将有效促进“院—校”产学研合作,希望台州市肿瘤医院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及在肿瘤防治、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科研投入,共同推动我市医疗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

交流会上,与会者围绕博士后工作站建设进行交流,三位专家就工作站建设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和建议。陈远略简要介绍了温岭市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及政府政策支持情况;胡浩基抛砖引玉,从人才引进、培养及多层次合作等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李宇波从多渠道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培养进行探讨;刘佐珠介绍海宁“潮涌计划”,谈了人才现状,强调以待遇全方位吸引人才;台州院区院长孙旦江就如何留住人才开展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徐栋对重点实验室等情况作了介绍,他表示在地方政府和总院的重视和支持下,充分利用专科特色自身优势,在保障基本医疗的基础上,借此机会继续开展肿瘤防治、筛查、流行病学大数据研究,理清思路,按照规划把工作站建好,逐步引进人才,依托实验室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科研学术研究,推动智能质造,带动产业发展。 

台州院区科教部主任胡晓主持学术讲座。

胡浩基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医学图像分割》专题讲座中阐述了肝脏癌变区域等CT图像分割的五个应用,并提出如何从国家层面推动医学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等一些思考。

刘佐珠的《深度学习在口腔辅助诊疗中的应用探索》介绍了通过图神经网络、Transformer、自监督学习等技术实现基于少量标注样本的精准口扫影像分割,并进一步融合CBCT和口扫数据等三维多模态数据,实现所见即所得的辅助诊疗,并分享了在隐私保护、生信分析等领域的近期研究。

李宇波在《基于结蒂电势的生物电学探索》里,分享了在智能传感器信号处理、AI算法用于生物信息等领域研究中的发现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最后,与会者进行互动交流。

【相关链接】

台州市肿瘤医院长期致力于肿瘤防治事业,倡导“人才+理念+技术”的培养模式,从“引”、“育”、“留”三方面厚植人才优势,让肿瘤防治队伍扎根台州。近年来,通过柔性引才政策招纳2名专家(一名院士、一名领军人才),成功申请台州市博士站创新基地;成立介入与微创外科医学中心和五大学科“名医工作站”,先后引进沈洪兵院士团队、程向东教授、毛伟敏教授等名医工作室,专家在省、市级重要学术团体兼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及委员多达百余人次。

在科研建设方面,今年6月,台肿联合当地政府成立“温岭市曙光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恶性肿瘤等临床医学大数据的科学研究。研究院通过建立实验室、学术课题协作等方式,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博士团的科研创新能力,开展前沿技术研发。目前实验室科研团队46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5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1人、浙江省医坛新秀2人。

编辑: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