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乙肝
时间:2022-11-08点击数:1451次作者:金玲飞
潘医师,今天来就是想咨询一下,昨日与乙肝患者同桌吃饭,我会染病吗?
乙肝的传播途径
我们所说的乙肝就是乙型肝炎,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在潜伏期末及急性期有传染性;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其传染性与患者血液中HBV DNA含量成正比关系。
乙肝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染:
1、经血液、体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及血液制品,目前医学检验检测手段已非常先进,通过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感染的机率已极少见。2、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后传播(主要为母婴间密切接触)。
3、医源性或非医源性有创操作:共用注射针头吸毒、拔牙、共用剃须刀、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及针刺、纹身、纹眉、穿耳洞、做双眼皮、刮面等,若没有执行严格的消毒措施有被感染风险。
4、性接触传播:平时日常的接触如与患乙肝的人同桌吃饭、握手、拥抱并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的检查方法
检查乙肝的方法是抽血化验“乙肝五项”,即俗称的乙肝“两对半”,乙肝阳性结果最常见的是“大三阳”和“小三阳”。怎么看乙肝两对半的结果?
乙肝的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感染乙肝病毒的方法。易感者均可接种,新生儿应进行普种,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医务工作者、同性恋者、药瘾者等高危人群及从事托幼保育、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职业人群也是主要接种对象。
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为0、1、6,全程接种3针,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针及第3针疫苗,第3针疫
苗接种后1至2个月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病人抗-HBs水平会逐渐下降,宜加强注射一次。HBV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200IU,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10ug,出生后1个月重复注射一次,6个月时再次注射乙肝疫苗,保护率可达95%以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属于被动免疫,从人血液中制备,主要用于HBV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及暴露于HBV的易感者,应及早注射,保护期约3个月。
携带乙肝病毒患者怎么办
许多患者在确诊自己携带乙肝病毒后处于焦虑状态,但其实相当一部分人虽携带乙肝病毒,但处于免疫耐受期,尤其是许多HBeAg阳性患者所谓的「大三阳」都是处于免疫耐受期,这个时期病毒与人和平共处,并非一定会发生肝脏的炎症。按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疾病病程,只要及时打断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太过担心。乙肝人群重要的是定期(3-6月)监测相关指标以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以便尽早做出干预。目前治疗方案已非常规范化,同时抗病毒药物也已相当便宜,即使乙肝慢性化,只要坚持专科定期随访,保持健康应该没有问题。
编辑: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