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普】你分得清保健品和特医食品的差别吗?这里面可大有学问……

时间:2022-08-01点击数:1466次作者:莫菊彩

想要补充身体营养却挑花了眼?保健品、特医食品究竟有啥分别?


如何区分?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保健食品简称为保健品,顾名思义,保健食品就是能够发挥保健作用的食品,用于补充身体物质缺乏和调节身体功能,更适合于没有明显疾病但身体处于亚健康的人群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简称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非全营养配方食品3类。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如何从包装上进行识别?

药品的外包装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特别要关注有没有“批准文号”。

保健品的统一标识为“蓝帽子”,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国食健字号”。

特医食品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后,会在包装上体现“国食注字TY……”字样。


保健品可以代替药物吗?

保健品不可以代替药品。

一种新药的面市,必须要经过大量临床试验,并通过国家药监部门审查批准。保健品没有规定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


怎样判断保健品中是否添加了药品?

保健品中是否添加了药品,普通消费者是无法检测的,但可根据生产厂商的宣传和说明进行初步判断。

凡宣称对某些疾病有显著治疗作用,尤其是给予承诺的,很可能这些产品里面添加了药品,把一些违禁药品加入保健品中,达到某种治疗效果,以此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实现销量增大的目的。

报道较多的有减肥产品中加入西布曲明,导致消费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致死的极端案例。


老年人为何痴迷保健品?

人进入老年后会对死亡产生恐惧,莫名的孤独感和从众心理,都是导致他们轻信保健品宣传的原因。

现在保健品宣传很能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经常邀请各种协会、专家及国外学者彰显权威性,还会虚拟一些人现身说法。老人会被虚假信息洗脑,认为这些都是真实的。


固体饮料与特医食品有什么区别?

固体饮料本身是合法存在、无毒无害的普通食品,普通消费者可自行购买。

特医食品是指为特定人群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食用。

消费者要警惕普通食品伪冒特医食品的违法行为。比如说,2020年湖南电视台报道的“大头娃娃”事件,讲的是郴州市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以蛋白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进行销售欺骗消费者的违法事件。没有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消费者就容易被虚假宣传误导,还可能对自身身体造成伤害。

编辑: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