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普】通过大便也能了解肠道健康?请看来自肠内的书信

时间:2022-08-26点击数:2418次作者:孙优平

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根本无法观察肠内的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排出的大便,它就像 “来自肠内的书信”。根据大便的形状、颜色、气味,就可了解体内的状况。

从大便形状来判断

香蕉状、黄色:如每天排出这样的大便,说明肠道是健康的。

稀便或水样便:说明大便中水分含量极多,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

块状、坚硬、成栗子样:说明大便中水分含量很少,有便秘现象。

扁条状或带状:肠道部分梗阻或直肠狭窄。

从大便颜色来判断

黄褐色或棕黄色:正常成人。

黄色或金黄色:婴儿。

暗绿色:食用了大量绿叶蔬菜。

无光样黑色:摄入动物血或铁制剂。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白色“米泔水”样便:霍乱、副霍乱。

白陶土色:胆道梗阻。

暗红色:下消化道出血。

果酱样:肠套叠、阿米巴痢疾。

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痔疮或肛裂。

从大便气味来判断

健康的大便没有太明显的恶臭,而便秘患者或喜食肉类者大便却散发着恶臭;

大便发出酸味,就有可能是肠内异常发酵刺鼻(即所谓发酵性消化不良)引起;

腹泻拉出的大便有一股烧焦味,有可能小肠机能减低引起的消化不良;

带有腥味儿的焦油状大便,表示消化管有出血的状况,而且出血量相当多。

痔疮、直肠息肉和直肠癌的区分

如果大便的次数增多、便细、便血,那么你得注意了。导致大便变细的原因,排除饮食结构或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外,主要有三种情况:痔疮、直肠息肉和直肠癌。

一、痔疮

主要症状为便血、疼痛,同样痔核增大后可导致大便变细。血液与粪便不相混合,大多数没有粘液粘连。

二、直肠息肉

便血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息肉合并溃疡感染时,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

三、直肠癌

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直肠癌患者大便常伴有血液、粘液,与浓液有粘连,且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大便次数增多、便细,肛门常有刺激症状、常想大便,就是平时所说的里急后重现象。直肠癌患者还会出现全身症状的改变,如短期内明显消瘦、贫血等。这时候就需去医院让医生进行肛查,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

影响大便的因素

1、滥用抗生素和消炎药。

2、洗肠通便不当,伤肠毁肠。

3、清肠减肥不当,肠道受伤。

4、食品污染。

5、不良饮食习惯。

6、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7、工作压力和精神调节。

8、不良生活习惯。

9、其他原因,如吸烟、喝酒、缺乏运动等。

编辑: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