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征文70】未来路不忘大医心

时间:2022-08-01点击数:1264次作者:陈莎莎(中医科副主任)

2014年中医肿瘤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来到了离自己家1.6公里的台州市肿瘤医院中医科上班。来这家家门口的医院上班可是我2000年读初一就产生的梦想,毕竟医院周边地区是我的父老乡亲、邻里亲朋,能解决他们身体上的疾苦不枉我苦学多年。

来医院报到后,我就被派往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两年的规范化培训,以更好地学习临床知识,深入临床实践。2016年回院工作至今,虽然跟老前辈们比,时间并不算长,但我骨子里已经是个台肿人。

医院从新河联合诊所开始,在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下,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实属不易。作为医院的一分子,我为医院的发展感到由衷的自豪与骄傲,也为自己能处在这样生机勃勃的环境里庆幸和欣喜。

在医院70周年庆之际,我不禁思索“我能为医院做些什么?”考虑良久,发现自己能做且应该尽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热情为患者服务。作为一名医师,为患者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参加工作以后,我努力提高自己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二是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参加工作后,依然坚持每天学习,同时不忘学习本专业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锻炼科研思维。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努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密查看患者病情,对患者处理得当。

三是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出力。

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是我从医以来时常提醒自己的警言。

在我结束规范化培训没多久,有位胃癌中晚期患者,是我亲戚的朋友,确诊后在上海第一次化疗期间就开始联系我,说要回来服用中药。当时我还算个新医生,能得到患者如此的信任,既有喜悦,也有惶恐。我所能做的,即是竭尽自己所能为其调理。令我欣慰的是,自化疗结束5年多,他很好地坚持了下来。

记得有一次,病区一位科主任打电话给我,意思是说一名患者想再看我一眼。那时候患者因为吃不下东西只能喝点西瓜汁,瘦得皮包骨头,我见到的一刹那眼泪差点流了出来。先前和这名患者接触时,他还有些微胖,也曾对我说过生病了最放心不下的是儿子还没结婚,女儿还没小孩。再次见他,我感觉到自己的无奈和渺小,深觉只有恻隐之心远远不够,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从医多年,找我看诊的患者,有的来时虚弱到极致,需多人帮忙搀扶进来;有的吃不消化疗寻求中医疗法……经过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人精神了、吃饭香了、睡觉好了,甚至还能帮家人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这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仍然会遇到一些力所不及的情况,因为我们和家属们都努力了,也能减少些遗憾。有些患者家属跟我像朋友一样,偶有不舒服也会来中药调理。

时光飞逝。转眼我来台肿快8个年头了。8年来,我亲眼目睹了医院蓬勃发展,可谓蒸蒸日上。而我,更是深深地爱上了台肿这个大家庭。在这8年里,我收获更多的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真情与感激。

首先感激孙旦江院长及医院各位领导对我的知遇之恩,让我有幸成为中医科副主任,主持科室管理、学科发展等工作。在你们的关心和支持下得以顺利开展中医科各项工作。

浙江省肿瘤医院首位下派院长朱利明院长连续三年带领我和另一位医师去参加中国肿瘤学大会中西医整合肿瘤分会,帮助我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更增长了见识。我在之后的几年陆续成为浙江省抗癌协会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浙江省抗癌协会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得到各位专家的一致认可。

其次我感激工作中同事和患者的信任。各位科主任经常介绍我擅长病种的患者过来就诊;在下沉城北分院和新河分院期间,得到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

还要感激我的恩师——张爱琴。最令我惊喜的是与我恩师的缘分再续。2011年成为她的研究生时就倍感幸运,老师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为人耐心细致。虽然每天那么多号患者,但是该交代的饮食禁忌、生活注意都一一嘱咐到位。当时我就暗自下决心必将学好老师的技术和医品来为温岭百姓服务。冥冥之中的缘分,2017年我院成为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分院,恩师被委以重任,每月一次下沉我院坐诊,我又可以跟以前一样继续跟老师学习,让我欣喜万分。2022年6月张爱琴省级名医工作站在我院成立,必将惠及更多温岭及台州周边的肿瘤患者。

医院的二期工程已经灌下第一根桩混凝土,可以预见二期工程完美竣工的情景。70年的风雨兼程、70年的杏苑勤耕。一群人丹心与共、情系患者,铸就了医院过去的辉煌和明天的灿烂。医院又将从更高的起点,迈向新的征程,医院的明天将迎来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作者简介

陈莎莎,中医科副主任、主治中医师。2014年来院,2016年完成规培后在中医科工作。